初審編輯:劉松
責任編輯:劉進
大眾網(wǎng)記者 王文文 通訊員 林照盼 菏澤報道
4月15日—21日是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,今年的活動主題是“科學防癌健康生活”。4月21日,記者從鄄城縣人民醫(yī)院消化一科采訪獲悉,今年宣傳周旨在通過普及癌癥防治科學知識,倡導群眾踐行健康生活方式,控制癌癥風險因素;鼓勵高風險人群主動參加癌癥篩查,促進早診早治;指導癌癥患者及時接受規(guī)范化診療,并定期復查。通過全過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,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,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生活。
我國每天超過一萬人罹患癌癥,每8秒就有1人被確診為癌癥,中國人一生患癌的風險高達25%。很多惡性腫瘤早期沒有任何癥狀,直到發(fā)展到正常組織受壓迫、身體功能出現(xiàn)問題才會表現(xiàn)出癥狀,這時往往已經(jīng)到了中晚期。
世界衛(wèi)生組織調查結果顯示:1/3的癌癥可以預防,1/3的癌癥早期發(fā)現(xiàn)可以治,1/3的癌癥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。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環(huán)境,按時體檢、早期干預,可以預防45%的癌癥,有效降低癌癥發(fā)病率和死亡率。
消化道早癌最特異的癥狀就是無癥狀,如若出現(xiàn)吞咽困難、胸骨后疼痛、惡心嘔吐、腹部脹痛、嘔血黑便、體重下降等典型癥狀時,往往已是中晚期。即使目前醫(yī)學水平不斷提升,而對于中晚期的消化道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仍不容樂觀。但如果能在腫瘤的早期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,5年生存率可達到90%以上。
目前,胃腸鏡檢查是篩查胃腸道早癌及癌前病變最直觀、最主要的方法。如今隨著內(nèi)鏡診治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,早癌及癌前病變的早診早治率得到極大提高。不僅高危人群要定期進行胃鏡及腸鏡檢查。對于年齡大于40歲的普通人群,即使沒有任何癥狀,也建議定期進行胃鏡及腸鏡檢查。每1-3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,每3-5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。在臨床上接觸到一些患者,常常就是因為懼怕胃腸鏡檢查,從而錯過了早診早治的最佳時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