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中國農歷新年比2014年遲到了19天,這帶給了許多學校的學生近30年來最長的一個寒假,堪稱“史上最長”。與往年相比,今年的寒假作業(yè)不再是日記練字和整本寒假作業(yè)這“老三樣”,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親子活動,感恩教育作業(yè),社會實踐活動等等“千奇百怪”的寒假作業(yè),小編盤點了這個寒假的那些特別的寒假作業(yè),這些作業(yè)也讓我們看見了學校為給孩子減負和學生們的身心全面發(fā)展所做出的努力。
數(shù)學作業(yè)變成做游戲
今年不少學校的數(shù)學作業(yè)也告別了寫寫練練,變成了游戲和各種實踐活動,需要爸媽協(xié)助。為了讓一年級學生加深對數(shù)字的認識,杭州采荷一小在寒假里推出了一項作業(yè),叫做數(shù)學寒假加油站。比如,讓學生買一副含有拼搭書的七巧板,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起來。在玩的過程中,認識七巧板中每一塊板的形狀;會熟練地拼出2~3個圖案(不看圖拼)。這些數(shù)學作業(yè)不僅要爸媽協(xié)助,而且又要動手動腦,有難度哦。
體育作業(yè)必須完成
天津一小學把體育作業(yè)當成了唯一的一項必做作業(yè)。學生要在寒假里學會踢毽子,每天跳繩、做坐位體前屈、仰臥起坐的個數(shù)要達到規(guī)定要求(每個年級標準不同)。棋類特色的學校,還要求學生每天要下一盤棋,國際象棋、中國象棋、圍棋、國際跳棋任選。另一個學校也專門給學生布置了體育類作業(yè),每天要跳繩、做坐位體前屈。跳繩,每天可連跳三組計時1分鐘,每組間隔1分鐘,也可30秒快速跳和跳90秒相結合的;坐位體前屈按壓時間,累計不得低于5分鐘等。
小學生體驗“古詩版卡拉OK”
“李白乘舟將欲行,忽聞岸上踏歌聲。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。”伴隨著韻律十足的吟誦聲,北京朝陽實驗小學多功能廳的大屏幕上,圖文并茂地顯示出唐代詩人李白的詩《贈汪倫》。讀詩的是該校六年級學生祝澤琦,有趣的是,詩句有導讀提示,她每讀一句,下一句的字會逐一加重顏色,還有背景音樂,就如同人們唱卡拉OK時的歌詞提示。誦讀完畢,祝澤琦又錄下了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,并用手機自拍了一張大頭照,興高采烈地設成個人賬戶頭像。
學生可以先聽取經典篇目的示范誦讀,然后再跟隨畫面提示自己誦讀。學生誦讀時,手機同步錄音,上傳云平臺,音視頻合成,能夠即時在電視中播放,其錄音可分享、可排行、可點贊。手機采集誦讀語音,通過云平臺生成誦讀視頻,在電視上呈現(xiàn)。
趣味游戲篇
感恩教育篇
讓學生算算“感恩賬”
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給大一學生布置了一項算“感恩賬”的寒假作業(yè),讓大學生計算從出生到大學畢業(yè)所花費的生活費、零用錢、學費等費用總和。有學生按照清單算完賬后哭了,“從出生到畢業(yè),我已經花了父母足足90萬元”。
在感恩作業(yè)的附加題中,學校還要求每個學生力所能及的幫爸媽做一件事作為感恩,作業(yè)要求圖文并茂,留下父母的聯(lián)系方式,開學的時候學校將對此進行檢查。
給父母洗腳寫心得
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學生們領到了一份“寒假作業(yè)”:在大年三十晚上為父母洗腳并寫一篇心得體會。這份作業(yè)被貼到微博上,一些評論立刻跟了上來,“有沒有大學白考的感覺”“像小學生的作業(yè)”“走形式而已”……記者采訪了5名川師文學院不同年級的學生,他們均覺得洗腳作業(yè)“不合理”,但他們也從沒把真實想法和老師交流過。
但對于那些認為“不合理”的意見,布置作業(yè)的該校馬老師倒是有心理準備,她表示,這項作業(yè)絕不是自己一時興起布置的,而是被一件事觸動了,“一個爸爸給我打電話,說他女兒讀大學后,一個月才聯(lián)系他一回,還是為了要錢。”盡管這件事是上學期的,但馬曉紅記了很久,由此她深感喚起學生們孝心的必要性。
社會實踐篇
學會做年夜飯成作業(yè)
在山東福泰小學,學校將組織學生走進廚房,感受“我的家務我做主”的快樂;組織“競技足球”,讓學生身心得到鍛煉。雙山中心小學為學生安排“書中尋寶”、“小鬼當家”等實踐活動,令人出乎意料的是,該校還將“做年夜飯”作為寒假作業(yè)的一部分,并讓學生以圖片配文字的形式發(fā)給老師,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。
爬山,攝影,參觀……
杭州勝利實驗學校給一年級學生布置了一項特殊作業(yè)——讓學生走進杭州的青少年第二課堂,參觀1—2個活動場館,拍張照片,給喜歡的場館點贊,并在下方寫下一句微點評。學生還可推薦杭州一處爬山的好去處,可以用圖畫、照片加文字的方式,設計一張爬山地圖。
杭州實驗外國語學校讓學生收集整理寒假里身邊感動的人或事,記錄“美麗的他(她)”,回校后通過故事會的形式講給同學聽。之后還預備在各班推選的基礎上,舉行全!肮适聲被顒。
手繪賀卡,春節(jié)理財,置辦年貨
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學校給一年級學生量身定制的作業(yè),是手繪一張賀卡。學校要求學生通過親身體驗、調查訪問、上網查閱等途徑,收集春節(jié)里的傳統(tǒng)文化知識,了解中國民間傳統(tǒng)習俗,以春節(jié)習俗為主題,制作一張賀卡送給家中長輩。這張賀卡圖文并茂,富有創(chuàng)意。既表達了孝心,又與家人一起交流分享春節(jié)習俗,增長知識。
一年級學生還有一項春節(jié)理財調查作業(yè),學生要和爸媽一起逛超市置辦年貨,看看有哪些年貨,給這些年貨分類,用圖畫、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,并標注這些年貨的價錢。筧橋實驗中學則要求學生,春節(jié)、元宵節(jié)期間積極參加寫春聯(lián)、剪紙、畫年畫、猜燈謎、唱傳統(tǒng)民謠、逛廟會、學習民間藝術、學唱當?shù)貞蚯雀鞣N傳統(tǒng)文化民俗活動,并撰寫社會實踐調查報告。
很多小學生表示,過年容易,完成年味作業(yè)可不容易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