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熱線:0530-5122000

通訊員qq群:162622105

大眾報業(yè)集團主辦

首頁 > 菏澤社會

單縣袁福君:從泥土堆里打拼出來的CEO

2014-03-19 15:42:00 作者:王保珠  來源:齊魯晚報
羅漢參作為單縣“三寶”之一、山東優(yōu)質土特產,羅漢參已成為袁福君生命中的一部分。目前,袁福君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成都等地建立了區(qū)域銷售網絡,羅漢參及深加工產品銷售市場更加廣闊。

      袁福君正在整理倉庫!”緢笥浾摺⊥醣V椤z

            

      六十多歲的袁福君,作為單縣天祥羅漢參合作社的“掌門人”,近年受到消費市場環(huán)境影響,如今又面臨著互聯(lián)網商業(yè)模式的沖擊,他正在考慮作為一個土特產公司到底該如何布局。


      羅漢參作為單縣“三寶”之一、山東優(yōu)質土特產,羅漢參已成為袁福君生命中的一部分。


     面臨滅絕羅漢參
     被他救下來


      1962年春天的一天,袁福君在荒野地拔草時偶然發(fā)現一株奇怪的幼苗,他挖出來讓年邁的父親進行鑒別,老父親驚喜不已地說,這叫羅漢參,解放前他們村一富戶種過,土改后基本沒有人再種了,三年自然災害都被挖絕了。


      為充分了解羅漢參的營養(yǎng)價值,袁福君在山東農業(yè)大學進行了營養(yǎng)成分化驗分析,羅漢參富含鉀、鐵、鋅等16種礦物質元素及蘇氨酸、賴氨酸、維生素等營養(yǎng)物質。


      1980年秋,袁福君分到了責任田,開始把羅漢參引種到田地里。期間經歷一次次失敗,家人勸他不要再種植羅漢參,外人看他就像得了魔怔一樣,可他全然不顧依舊堅持下來。


     窮則思變
     轉變經營模式謀發(fā)展


      2001年2月,袁福君偶遇退休干部孫華玉,兩人一拍即合成了單縣農產品購銷中心,注冊“華福”商標,并采取引資入股的辦法,將當年農戶手中的羅漢參悉數收購。


       但是,傳統(tǒng)種植羅漢參產量低,價格還上不去。為了提高產量和質量,他查閱大量資料,向農業(yè)專家請教,勤于實踐摸索,終于培育出華福一號、二號羅漢參新品種,并創(chuàng)新了高產栽培方法,獲得國家技術專利,華福牌羅漢參還被載入《山東農業(yè)名優(yōu)特產》,單縣被國家林業(yè)局、省政府確定為羅漢參標準化生產基地。


      目前,袁福君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成都等地建立了區(qū)域銷售網絡,羅漢參及深加工產品銷售市場更加廣闊。袁福君還與科研院校結成對子,在羅漢參產品的研究和開發(fā)商取得了新突破,先后研發(fā)出羅漢參飲片、養(yǎng)生茶、長壽面等系列產品,其中4個產品獲得國家專利保護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原鏈接:http://epaper.qlwb.com.cn/qlwb/content/20140319/ArticelP08003FM.htm

初審編輯:丁厚勤
責任編輯:張銀萍



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,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、復制、編輯或發(fā)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(fā)給其他方,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。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,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。
2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大眾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大眾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(fā)布,可與本網聯(lián)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30日內進行。

 

網友熱帖

重磅專題

記者調查

論壇熱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