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、倌赣H每天背著身患“漸凍人”癥的小兒子上學。

、谝患胰司凵匐x多,父親在外賺錢以支持兩個兒子治病。

、坩t(yī)生在為小兒子免費檢查。

④母親把兒子送到教室,幫助他站起來。
母親梅慧平9月17日起了個大早,她把兩個兒子叫醒扶起,一一幫他們穿好衣服。簡單的行李已經(jīng)收拾好了,小兒子許翔嘴角有了笑意,11歲了,他終于要去醫(yī)院治病。
把兒子背下樓,這件事她已堅持了8年,梅慧平心情復雜。因為患有進行性肌營養(yǎng)不良,大兒子許翼從11歲時起便無法行走,骨瘦如柴。作為目前尚無法治愈的絕癥,她為許翼治病耗盡積蓄,而許翔同患此癥,無力醫(yī)治。
文/京華時報記者雷軍圖/京華時報記者陶冉
兩兒子都是漸凍人
梅慧平最近剛在湖北師范學院附近找到了新住處,兩室一廳里只有簡單的家具,租金600元每個月。在今年的高考中,19歲的許翼如愿以償,過了三本線。為了方便照顧,她把許翔也轉學到附近的小學,六年級有個班恰在一樓。
45歲的梅慧平是湖北孝感人,高中畢業(yè)后到廣東打工,自學考取了海關報關員證。上世紀90年代初時,她的工資已有3000多元。1994年,許翼出生,但從小就出現(xiàn)行動障礙。梅慧平回憶,兒子直到六七歲走路仍常摔跤,后來便上不了樓梯,2000年他被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(yǎng)不良,民間也有人稱此病為“漸凍人”癥。醫(yī)生說,隨著渾身肌肉的萎縮,孩子活不過18歲。病情發(fā)展正如所料,許翼小學五年級起便無法行走。
梅慧平毫不猶豫辭去工作,全身心照料許翼。為了延緩肌肉的萎縮,她堅持幫兒子按摩、拉伸四肢、鍛煉身體。每天早上,她把許翼叫醒,把兒子扶起來,幫他穿上衣服。
吃完早餐后,她把兒子從四樓的家背下來,再騎上電動車送去學校。教室總是在高樓層,70斤重的許翼,她只能背到3樓,歇口氣再背。由于照顧得好,許翼今年已經(jīng)19歲,母親梅慧平也背了他8年。
因為家族中沒有病史,梅慧平在2002年生下小兒子許翔,但剛滿周歲,她便發(fā)現(xiàn)不對勁,許翔走路沒有同齡人穩(wěn)當、摔跤后不能正常爬起;長大之后,許翔走路出現(xiàn)鴨步、前胸凸起等癥狀,逐漸無法自行起立。
背起兒子陪上大學
許翔每天下午四點半放學,梅慧平扶著他走出教室,校門口有兩級臺階,她就只好背上兒子,放在電動車上,騎行3分鐘回到住處,梅慧平再把兒子背到床上。在新租的房子里,這張床是唯一新買的家具,床板硬,適合患病的兩個兒子休息、活動。
梅慧平已經(jīng)習慣背著兒子的生活。她記得許翼就讀的初中有一道長坡,一年冬天,她踏雪背著兒子上學,到教室時渾身都濕透了。上樓梯時摔跤、趔趄更是常事,有位老師連道辛苦,她淡淡地回了句,您上班是教書育人,我上班是背兒子,都是責任。
許翼從小學習成績優(yōu)異,但知道自己病情后,逐漸厭學,高二暑假后便不愿去學校。“他說,我就算考上大學,也不一定能讀完,”梅慧平回憶起來仍然傷心不已,所幸經(jīng)過老師和同學的教導,許翼后來堅持參加了高考,并被湖北師范學院錄取。
梅慧平明白,讓兒子接觸更寬廣的世界,有助于他調整心態(tài)、積極面對人生。只是自己孤身一人在外地照顧兩個兒子,梅慧平的壓力很大,每天早中晚都要接兒子上下學,其間還要為他們做飯。雖然兄弟倆都骨瘦如柴,但仍壓得母親直不起腰。更大的挑戰(zhàn)是,讀大學的許翼每堂課的教室可能都不一樣,她的“陪讀”生涯才剛剛開始。
為了給許翼治病,梅慧平已經(jīng)耗盡積蓄,全家都靠丈夫兩三千元的工資過活。
獲知此情況后,近日武漢中原醫(yī)院聯(lián)系上她,愿意為許翔免費義診,省去約4萬元的治療費用。
這是許翔第一次看病,小家伙開心不已。梅慧平承認,由于不敢面對現(xiàn)實,大兒子從小是掌中寶,小兒子卻從未去檢查過!霸S翔好幾次說,媽媽你帶我去看一下,”明知不可為的梅慧平無法作答,說起這些,一向堅強的她淚如泉涌。
中原醫(yī)院劉軍大夫介紹,目前的治療只能幫助孩子減輕痛苦、延長生命,一旦病至心肌,便無法挽回。梅慧平也明白,兒子的未來并不樂觀,但她有堅定的信念,多活一天,就有多一天的意義,“只要他們愿意讀,我就會一直背到他們畢業(yè)!”
原標題:堅強母親背漸凍兒上學